援引观察者网 9 月 30 日消息,在国际民航组织第 42 届大会上联美配资,尼日利亚民航局局长克里斯 · 奥纳 · 纳乔莫表示:"我们正推进 C919 的适航认证评估,更愿成为中国商飞扎根非洲的基地。"
这标志着中国国产大飞机 C919 在非洲市场迈出关键一步,也对全球适航认证体系形成了新的冲击。
长期以来,全球民航市场被欧美适航认证体系垄断,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(FAA)和欧洲航空安全局(EASA)的认证,几乎是飞机进入国际市场的"强制入场券"。
多数国家选择跟随欧美标准,原因在于自身技术能力不足,而非欧美标准不可替代。
然而,尼日利亚的态度正在打破这种惯性逻辑。
尼民航局明确表示联美配资,正在研究直接认可中国民用航空局(CAAC)的审定结果。
这是 CAAC 适航体系首次获得非洲主要国家的主动认可,标志着 C919 的安全性、可靠性正从"中国认可"走向"国际认同"。
尼日利亚对 C919 的青睐并非偶然。
作为非洲第一人口大国,其航空市场潜力巨大。
当前,尼日利亚本土航司 NG Eagle 仅运营 3 架飞机,远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。
此外,尼日利亚主动提出希望成为"中国商飞非洲基地",不仅是为了扩充机队,还希望通过合作撬动本土航空产业链发展。
中国商飞早已针对性布局,为尼日利亚提供"全生命周期支持",包括飞机维修保养、机组人员培训等,同时创新推出"干租赁"模式,即出租飞机但不捆绑机组。
这种模式降低了尼航司的初期投入成本,同时帮助其培育本土航空人才。
对尼日利亚而言,这种合作既能缓解出行压力,又能推动本土航空业发展;对中国商飞而言,以尼日利亚为支点,能够辐射整个非洲市场,形成对抗空客 A320Neo 和波音 737Max 的"区域根据地"。
尽管 C919 尚未获得 FAA 与 EASA 认证,但尼日利亚的选择表明,C919 正在走出一条"不依赖西方主流市场"的差异化出海路径。
从产品力来看,C919 航程超过 5500 公里,可覆盖非洲大陆主要航线。
这些特点使 C919 在价格敏感的非洲市场具备明显竞争力。
从市场策略来看,中国商飞避开欧美成熟市场的激烈竞争,转而深耕非洲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,这些区域的航空需求增速快,对"非欧美标准装备"的接受度更高。
尼日利亚的合作更像是一次"战略试探",既验证了 C919 的国际适配性,也为中国商飞积累了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经验。
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C919 订单量已超过 1000 架,其中包括多个海外客户的意向订单。
即便短期内未获得欧美适航认证联美配资,C919 通过深耕新兴市场,依然有望逐步改变全球民航市场的竞争格局。
配查信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